容樹恒醫生指防疫與運動之間可取得平衡。
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、足總醫務委員會主席容樹恒教授今日表示防疫非常重要,但如果未能平衡防疫與運動,這個新常態可能會付出提早死亡的代價。
政府在武漢肺炎第四波下,遲遲未有重開體育場地及設施,中大運動創傷科主任容樹恒醫生上周主持「亞洲運動醫學聯會」的網上會議,與十多個來自亞洲不同國家地區的運動醫學醫生,分享過去一年各地在疫情下,運動醫學出現的「新常態」。
他說:「不少專家大膽預計,受疫情影響,未來十年全球人口出現慢性疾病的速度將會比過去十年顯著增加,除了其引致的死亡率上升外,預期醫療支出亦會大幅增加。因此,若長期關閉運動康樂設施,長遠來說必然不利市民健康。」
他表示在抗疫期間保持個人及公眾衞生,與適當的社交距離固然非常重要,然而,與其他文化和商業活動一樣,如何適當地找到平衡點,並讓市民有機會參與體育活動亦同樣重要。他指出:「體育運動既有經濟價值,長遠亦有利公眾健康。目前為止,科學文獻上鮮有因參與體育運動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報告。各項體育運動的相關風險各有不同,不少本港的運動醫學專家非常樂意提出意見及幫助,只要針對各項運動的特色而作出合理的預防措施,而非一刀切封閉所有運動場地。」
他強調:「體育運動對市民長遠健康的正面影響亦不可忽視;疫情已過了一年,若只做防疫,卻不顧及市民的長遠健康,恐怕最後大家都會被提早Certify死亡。」
《體蘋果》陪你睇波講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蘋果》英文版免費試睇:了解更多
英文版已登錄《蘋果》App,立即下載/ 更新:iOS / Androi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支持蘋果深度報道,深入社區,踢爆權貴,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!